
世界文化遗产之 威尼托
世界文化遗产之 维罗纳
沿着阿迪杰河(Fiume d’Adige)蜿蜒曲折,延伸出的土地上就是维罗纳。这是一座风光令人惊叹的城市,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的第49项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。
两千年的历史融汇在 1,426 平方千米的土地上:这就是维罗纳,一座完美融合了各个时代最精妙艺术元素的城市。
得益于其地理位置,在公元前一世纪便被罗马人建立为一个重要的城市中心。直到现在仍旧可以在城市中看到当时辉煌的痕迹:维罗纳圆形竞技场(Arena)、位于博尔萨利大门(Porta Borsari)的盖维拱门(Arco Dei Gavi)以及位于雷奥尼大门(Porta Leoni)的考古遗址。
长期受蛮族的统治,在13世纪和14世纪期间的斯卡利杰王朝,维罗纳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刻。还有一些其他的历史时期成就了如今的维罗纳。从斯瓦比亚的统治下的人民公社,到法国和奥地利的统治,再到意大利的崛起令这座城市多面化。即拥有罗马时期留下的遗迹,又拥有中世纪街道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。
城市的商业中心是百草广场(Piazza delle Erbe),这里曾经是罗马法庭的遗址。百草广场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结合:广场的北侧是古老的市政厅,朗贝尔蒂塔(Torre dei Lamberti),法院(Casa dei Giudici)、和马赞蒂(Mazzanti)家。西侧是巴洛克式的马费宫(Palazzo Maffei),装饰着希腊神像,白色大理石柱上是威尼斯共和国的标志圣马可狮。面向广场的众多建筑物一直保持着外墙壁画。广场南侧是商人之家(Casa dei Mercanti)广场上最古老的建筑是喷泉,雕塑名为维罗纳圣母(Madonna Verona),其实是公元380年的罗马雕塑。集市柱(capitello)可追溯到13世纪。
维罗纳圆形竞技场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,是最具象征意义的遗址。最初建立是为了举办角斗士战斗,被遗弃长时间才又重新被作为娱乐场所使用:1913年举办阿依达的首映,从此开始它一直被称为歌剧的发声地,在这里举办很多音乐会和戏剧表演。
维罗纳整个城市煞是壮观,这里的教堂也很是雄伟。其中最重要的是哥特式教堂圣阿纳斯塔西娅(San Anastasia),圣马焦雷费尔莫教堂(由两栋楼堆叠组成)(San Maggiore)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圣乔治布拉伊达教堂(San Giorgio in Braida)。
另外,维罗纳还因莎士比亚而著名,因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而闻名。这里有朱丽叶之家和传说中的朱丽叶之墓。然而,最初的文学作品是由来自维琴察的作家Luigi Da Porto于16世纪创造的。它最终在欧洲流传,达到了英国。莎士比亚让这个故事流传不朽,也让维罗纳成为了永恒的爱之城。
世界遗产之 多洛米蒂山
多洛米蒂山脉(Dolomiti)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东段,在意大利东部的特伦托-上阿迪杰和威尼托大区,这里景色秀丽,风光如画,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山区之一,是著名的旅游胜地。
Dolomite(单数,Dolomiti 是其复数)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“白云石”,因为这一山脉主要由白云石构成,蓝天白云之下,粉红色的山石裸露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,再加上长期的侵蚀风化,形成很多幽深的峡谷和陡立的悬崖峭壁,山顶陡峭山峰耸立,山腰斜坡绿草如茵,山脚树木繁茂,构成独特的山区风光。这里夏季凉爽,一片翠绿,冬季严寒,到处白雪覆盖;夏可避暑,冬能滑雪,春秋攀岩,四季游客不断,十分发达富庶。这里高山常年积雪,形成大小41个冰川和很多河流湖泊,全国第二大河阿迪杰河就发源于这一山区西北部的雷西亚(Resia)山口。这一山区大大小小的湖泊数不胜数。多洛米蒂山区农牧业也很发达,盛产水果、葡萄酒、奶制品、木材、牛、马、蜂蜜、手工艺品等,其中蜂蜜产量占全国的20%。
多洛米蒂山脉形成于几百万年前,原先这一带是一大片深达百米的海洋,由于非洲大陆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挤压,逐渐隆起,形成山脉,现在已从海底发现了这一地区史前时期的动植物化石。由于冰川的侵蚀,这一山脉出现了很多“U”字形峡谷,成为这一带的风光特点之一。它的主峰马尔莫拉达峰(Marmolada)在西部,海拔3342米。这里自然条件特殊,是进行地震、大陆板块、地球物理、冰川、古动植物等学科研究的理想场所。
多洛米蒂山最著名的旅游和登山的中心是科尔蒂纳•丹佩佐镇(Cortina d’Ampezzo),这一小镇坐落在海拔1027米的山谷之中,四周被群山包围,镇内有罗马广场和众多古老建筑,其中包括18世纪的大教堂和19世纪建的带高塔的钟楼群。1956年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1985年的大学生运动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。像整个地区其他市镇一样,离市镇不远就是大大小小的删减滑雪场,可乘缆车上山,然后沿雪道下滑。
2009年,多洛米蒂山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。
世界遗产之 威尼斯与泻湖
由威尼托人于公元六世纪建立以躲避蛮族侵略,于公元1000年便成为欧洲最具实力的城市之一。从最初Torcello,lesolo和Malamocco的定居开始,城市最终在泻湖上扩张至118个岛屿,成为历史,经济与文化的中心。
如今我们能欣赏到的广场,桥梁,建筑都见证了当时威尼斯海洋共和国的权势。
威尼斯最著名的地方无疑是圣马可广场(Piazza San Marco),在其中心矗立着圣马可大教堂。它的5座圆穹仿照的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。正面的华丽装饰和顶部的圆穹源自拜占庭风格。正门上的青铜马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从君士坦丁带回的战利品。教堂内部由彩色金底马赛克装饰,描述着圣经中的场景。
在大教堂旁边的是执政官宫(Palazzo Ducale),是历任威尼斯共和国执政官的府邸。圣马可钟楼,建于1173年,1902年倒塌后被重建于执政官宫的前面。钟楼的长廊是维罗纳红色大理石建成的,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代表威尼斯王国的雄狮浮雕。
威尼斯共和国的桥也有着重要价值。特别是里亚托桥(Ponte di Rialto)和叹息桥(Ponte dei Sospiri)。至于其他景点和教堂,推荐参观的有威尼斯军械库(Arsenale)(全球最大),犹太人居住区(Ghetto)。博物馆区为Canareggio和Giudecca,现今保存着大量艺术家的画作。
威尼斯以其古老的咖啡馆而闻名,比如Florian咖啡馆;以其众多的展览和博物馆而著名,比如雷佐尼科宫(Ca’ Rezzonico);威尼斯还以丰富的节日活动而引人注目,比如电影节,建筑双年节,艺术双年节,音乐双年节等。歌剧艺术也被认为是威尼斯的一大瑰宝:威尼斯凤凰剧院(Teatro della Fenice)举办当代国际音乐节。
泻湖中重要的旅游景点有穆拉诺岛(Murano)和布拉诺岛(Burano)。在这两座小岛上,人们可以在手工作坊里欣赏玻璃制品及其制作工艺。丽都岛(Lido)是最著名的岛屿,是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。
世界遗产之 15至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
克罗地亚、意大利、黑山:15至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
Venetian Works of Defence betwee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: Stato da Terra – Western Stato da Mar, Croatia, Italy, Montenegro
15至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的防御工事包括15座位于意大利、克罗地亚及黑山的防御工事,它们横跨1500公里,从意大利的隆巴多地区延伸至亚得里亚海的东海岸。陆地之国(Stato da Terra)的防御工事在西北方向保护着威尼斯,而海洋之国(Stato da Mar)的防御工事则保护着亚得里亚海通往东方黎凡特的海洋通道及关口。这些防御工事对维护“最庄严的威尼斯共和国”的力量和扩张必不可少。引入大炮用火药在军事的技术及建筑上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,这也表现在后来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星形要塞的建筑理念上。